环球快看点丨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智能养猪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经营网

日前发布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带来了《关于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建议加快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加快生猪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并通过加大对养殖产区的支持力度,建立产销区补贴的长效机制,稳定生猪生产。


【资料图】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和猪肉消费国,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截至2021年末,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已经恢复至非洲猪瘟发生前的水平。

秦英林认为,我国养殖行业要从养殖大国往养殖强国迈进,生猪产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整体来看,我国生猪种业大而不强,种猪性能整体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育种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秦英林建议,要加快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生猪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强化种猪育种创新,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现代生猪种业创新体系;加快良种繁育与推广,并在国家层面系统谋划,整合种猪企业,构建种猪大数据平台。

同时,生猪行业在养殖成本上仍有很大优化空间。玉米、豆粕是饲料行业的主要原材料。该类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得生猪养殖整体成本增加。记者注意到,春节过后,多家饲料企业宣布提高猪饲料价格。

秦英林建议,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应用,缓解原粮价格上涨带来生猪养殖行业成本持续上升的局面。通过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引导饲料配方多元化,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

需要注意的是,客观存在的猪周期一直都困扰着整个产业。生猪养殖行业在供给端的波动,直接带动终端猪肉价格出现涨跌。

秦英林认为,中国养猪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用智能化养猪新模式,推进养猪业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对于生猪行业来说,猪周期四年周期是客观存在的。面对猪周期,需要鼓励行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最终实现成本领先。”秦英林说。

另外,秦英林还建议加大对养殖产区的支持力度,建立产销区补贴的长效机制,稳定生猪生产。

他认为,建立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不仅能够保证销区生猪供给,还能激发生猪产区政府的积极性,重点支持生猪产业发展。

“鼓励生猪主销省份支持主产省份发展生猪生产,通过资源环境补偿、跨区合作建立养殖基地等方式,推动形成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同时,发挥生猪调出大县支撑保障作用,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的支持力度,增加奖励资金规模,优化生猪调出大县动态调整机制,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和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秦英林表示。

标签: 全国人大 智能养猪

为您推荐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