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能量饲料之王,饲用玉米如何选择?

来源: 养猪知识大课堂

玉米是能量饲料之王。在能量原料中,玉米占主导地位,配合料添加比例一般在占60%以上,其营养价值和质量对饲料品质影响重大,以下几点是玉米在饲料应用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重点。

新老玉米的使用

粮食在达到生长成熟收割后,会有一个生理后熟期,即胚的进一步成熟。刚收获的玉米含有一种不易被动物吸收的非淀粉多糖,且新玉米中的抗性淀粉(非淀粉多糖,NSP)含量最高。抗性淀粉由于粘性大,不易被消化和吸收,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现象。一般需要存放5~6周使用,或新老玉米搭配使用。


(资料图)

玉米水分

玉米水分一般控制在14%以内,过高水分第一不易储存,容易发热、霉变;第二,高水分玉米相对会降低饲料营养浓度,还会导致饲料整体水分偏高而霉变。

玉米容重

同品种玉米容重一般越高,代表成熟度越好,营养价值越高,能量值越高。玉米通常分为粉质和角质玉米。容重高的一般多为角质玉米,粉质玉米相对角质玉米的消化利用率高。针对不同动物,其在玉米容重选择上要选择合适的:角质玉米相对适宜于禽料,粉质玉米则适宜于猪料,饲用玉米容重一般不低于690g/l。

玉米脂肪酸值

脂肪酸值是检验粮食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多少的量值,也就是通常说的“新鲜度”,对饲料的适口性以及动物生长影响较大。乳猪玉米要求比较严格,不高40mgKOH/100g;中大猪和禽用玉米,一般脂肪酸值要求(40-78mgKOH/100g),但注意使用比例。

小于50mgKOH/100g可以完全代替新玉米;

50-78mgKOH/100g陈玉米占玉米添加量30%-50%;

78mgKOH/100g以上为陈化粮,饲料中添加比例很低,不建议使用;

100mgKOH/100g以上饲料禁用。

玉米气味

无霉味、无药味、无酸败发酵味,清新自然

霉菌毒素

玉米毒素指标:F-2—猪用≤200ppb,禽用≤500ppb

黄曲霉毒素:猪用≤10ppb,禽用≤20ppb

T-2毒素:≤500ppb

玉米的不完善粒

受到损伤但仍有使用价值的玉米。

包括:虫蚀粒、热损伤粒、病斑粒、发芽粒、破损粒

霉变粒属于不完善粒吗?霉变粒=生霉粒吗?

虫蚀粒

被虫蛀蚀,形成蛀孔或隧道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对于只受虫蚀,但未形成蛀孔或隧道,仅在表面有轻微的虫蚀痕迹,而没有虫尸、虫网的颗粒应视为完善粒。

病斑粒

粒面带有病斑且伤及胚和胚乳的颗粒,检验时应剖开皮层,观察其是否伤及胚和胚乳,未伤及视为完善粒。

破损粒

仔粒破损达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以上(含)的颗粒。检查时应注意,仔粒有裂纹的不属于破损粒,但已经断开,还没有分离的应属于破损粒。

发芽粒

芽或幼根突破表皮,或者芽和幼根未突破表皮,但胚部表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有生芽痕迹的颗粒。注意观察发芽的痕迹,避免漏检芽已断掉的仔粒。

热损伤粒

受热后胚和胚乳已经显著变色和受伤的颗粒(烘干热损伤);包括贮藏期间,因为高水分引起发热胚芽变色的颗粒(自然热损伤)。部分胚部可能不太容易发现,应剖开表皮观察内部颜色。

生霉粒

粒面生霉的颗粒。

霉变粒

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和胚乳无食用价值的颗粒(卫生指标,不属于不完善粒)。18版GB1353取消了生霉粒指标的限制,增加的是霉变粒的指标,霉变粒虽无食用价值,不同程度上尚有使用价值。作为质量标准验收时,生霉粒与霉变粒应归为同一指标。

饲用玉米一般有等级之分,针对不同动物、不同阶段,企业往往会依据国标制定适合企业本身的使用标准,保证产品的质量,发挥配方的最佳效果。

大致三类:

乳猪玉米、中大猪玉米、禽用玉米

大致参考范围:

乳猪玉米:不完善粒≤3%,其中热损伤≤1%,霉变≤1%

中大猪玉米:不完善粒≤5%,霉变≤2%

禽用玉米:不完善粒≤8%,霉变≤2%

玉米作为饲料原料,饲料养殖关注的不仅仅是其营养价值,玉米品质更不容忽视;玉米质量指标、卫生指标直接影响畜禽的生长,甚至会导致动物疾病的发生,严重导致死亡;好的配方搭配优秀的原料,是达到理想的养殖效果重要一面。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