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需求引导价格走势,玉米价格短期内或维持弱势震荡趋势?

来源: 卓创资讯

玉米市场需求端的变动或将成为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当前的养殖和深加工盈利预期转变或需要更多来自于宏观层面的需求好转的提振,以及政策持续性的引导,才有可能进一步提振二季度市场预期,进而从需求端支撑玉米价企稳。

影响玉米价的市场需求可以从饲料和深加工两个大方向入手,而其中饲用需求是占比最大(60%)且对价格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一端。深加工市场需求则多以总量占比最大的玉米淀粉深加工需求作为主要考量领域。

长期需求在于饲料能值转化水平


【资料图】

长周期下,饲用需求是影响玉米价的重要指标。从玉米作为饲料原料进入养殖环节被消费,再到最终的肉蛋类畜禽产品产出,实质上也是玉米作为能量原料的投入、转化、产出过程,最终产出水平则反映为肉蛋类产量。

根据农业农村部对于饲料营养物质供应能值评价体系,国内饲料原料的能值供应能力2.38万亿兆卡,相对宽松,且主要是国内玉米、小麦、稻谷等粮食作物,进口主要是大麦、高粱等。从能值角度看,国内粮食作物的能值供应占比78%,进口为12%。但国内能值水平低于国际原料水平,仍不足以支撑动物饲用需求。

肉蛋类产品产量一方面受料肉比限制,另一方面畜禽产能的波动风险及生产效率也会影响玉米的饲用需求。长周期内主要畜禽产品产量保持相对稳定增长,随着饲料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饲用需求总量影响对玉米价的扰动或也将趋于稳定。而由养殖行业风险(疫病等)带来的边际影响,是长周期影响玉米价的重要因素。

深加工领域长期来看,玉米淀粉产量逐年走低叠加期末库存水平的不断升高,充分反映出其产能过剩带来的市场风险。作为玉米的一大下游需求,其对玉米市场价格的带动作用在长期视角下已经缺失。2017年之后玉米价逐步走高与深加工产能利用率的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政策端的供给结构调整以及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共同形成了玉米基于供需总量定价的趋势,进而也更加凸显了饲用玉米需求对价格的重要锚定作用。

中期饲料需求引导价格走势

中期而言,饲料原料及淀粉深加工原料库存水平是反映玉米需求预期变动的关键指标,库存需求驱动玉米价的中期变化,而两大下游库存水平对玉米价的影响逻辑则表现各异。回顾近两年库存变动与玉米价走势特征,能够看出深加工与饲料企业原料库存天数的峰谷间隔周期明显延长,与终端需求的季节性周期保持相对一致性。其中玉米价与深加工企业原料库存天数走势相悖则从侧面说明了深加工的季节性需求对玉米价的影响或更弱于饲用需求。当前受制于需求弱势,两大库存的季节性下降过程并不顺畅,但由于相对水平较低,因此后续原料补库进程的启动或能够驱动玉米行情的快速反转。

结合消费与价格走势关系来看,也能够看出饲用需求同比变化与玉米价同比更为相关。而饲料与深加工需求的同向变化阶段也会进一步从需求端给予玉米市场价格更强的带动作用。2021年以来,饲用需求同比持续走弱对玉米价的拖累明显增强,进入2023年之后,饲用需求同比连续三个月下跌也是造成玉米价阶段性快速下跌的主要动因。

供需对玉米价影响的季节性差异偏弱

中期视角下,玉米供应及需求节奏的季节性差异共同构成了对玉米价的扰动。供应视角存在持粮主体转移过程,也是玉米供应端定价话语权变动的过程。年内供应从9月开始逐步宽松,至次年收获前最为紧张。其中话语权也从农户逐步转向贸易商,也进一步构成了玉米价的季节性波动特征。

而从需求角度来看,上半年消费淡季的预期影响会随着供应的逐步收紧持续弱化,并转向供应端矛盾,进而改变玉米市场价格走势。2023年至今,玉米市场供应端矛盾在需求持续低迷的影响下表现并不突出,同时由于其他替代粮源的供应压力再现,也使玉米价走出了反季节特征。未来饲料及深加工两大主要下游或仍将维持一段时期的淡季行情。在缺少盈利改善预期的情况下,或难以使玉米价快速走出低迷态势。关键变量将转向二季度相关政策导向(生猪收储、谷物临储拍卖价格提高或节奏放缓)以及需求端利润空间(深加工降负荷)的改善。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